四川省地矿局科技工作会近日在成都召开,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地质专家陈毓川到会指导,并聘请包括陈毓川院士在内的11位专家为四川省地矿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首批特聘顾问。
会议透露,近年来,四川省地矿局积极推进“人才立局,科技强队”战略,地质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该局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省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四川省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四川省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污染场地环境修复工程技术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有序进行;开展了地质科学技术成果评奖工作,2017年全局16个单位共70项成果参评,评选出获奖项目48项,其中“四川省马尔康县党坝矿区锂矿补充详查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等9个项目获得一等奖,39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填补了该局地质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空白”。
“地质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我国长期需要的基础性产业工作,涉及范围广,是必须坚持的工作;但地质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应该把科技创新作为伟大目标,以科技创新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国家需求,解决地质工作需求。”陈毓川在会议期间接受采访时说,个人和团体的科技创新工作要分“五步走”:一是要高起点,科技工作就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因此,要总结前人成果,分析前人趋势,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二是必须结合工作选择创新目标,选准创新目标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三是要努力进取,不怕困难,要有拼劲和韧劲,要主动争取创新条件。四是要尽快把成果转化为实际运用,要交流,让社会和同行认可,并推广使用。五要不断前行,地质工作没有终点,不能停滞。
对于单位的科技创新工作,陈毓川建议,要分“三部曲”:一是要把本单位的个人和团队结合起来,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二是要以本单位为核心,集聚单位内部力量,形成特色科技实力;三是要走向社会,走向开放,争取政府的承认和支持,形成“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模式,把科技创新成果推向更高层次。
陈毓川表示,四川省地矿局要不断拓宽地质工作领域,发掘自身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陈毓川特别指出,四川的锂矿资源是受国际国内瞩目的新能源矿产资源,是四川独特的优势资源。四川省地矿局要积极探索与企业、矿山的联合,把四川的资源优势更快更好地转变为经济优势。
会上,四川省地矿局科技工作方面的专家对地质科技工作积极建言,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现整理如下,供参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科技创新型地勘服务体系新路径
四川省地矿局总工程师李树表示,科技创新始终是地质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不断强化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意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地勘单位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瞄准国内外地质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积极探索地勘单位改革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推动地勘产业优化升级。深入调研,摸清各地勘单位专业、产业优势,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局属地勘单位的科技定位、更名、重组等,对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队伍探索向有专业特色的地质科技单位转型,实现地勘产业转型发展。
四川省地矿局水文队总工程师钱江澎建议,应加强和完善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建设工作,加大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有效实施。应完善创新人员绩效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优者能创,优者多创,优者愿创。
坚持生产与科学技术研究紧密结合
李树指出,地质工作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要根据自身实际,利用开展的项目加强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突出成果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发挥科研对地勘单位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四川省地矿局化探队总工程师唐文春提出,应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点为目标,坚持地质找矿理论、方法、技术和工作部署等全方位的持续创新,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资源找矿研究。一是以企业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主动与企业对接,与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对接,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和效果。二是针对生产中的问题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将理论及勘查技术与矿床特殊性相结合,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科普相结合。
钱江澎表示,应注重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效性。坚持以项目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为目标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后期的项目立项应注重发现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创新的目标和任务,这样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面向重大需求,加强关键领域科技攻关
李树指出,要主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新的需求,随时关注新材料、新产业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适当开展一些基础性、应用型前沿预研究,向政府部门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案,积极主动争取立项。一是聚焦资源能源安全保障工程,发展深地探测技术。二是聚焦地质安全保障工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需要。三是聚焦土地工程科技创新,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四是聚焦国土空间开发监管服务支撑,积极推进地质工作信息化进程,积极参与“地质大数据”建设,用好地质调查和地质矿产成果资料,重点启动并初步建成“四川省地质大数据中心”。
唐文春建议,一是要以社会发展新趋势为导向,推动技术服务创新。加快绿色地矿需求和资源节约需求研究,紧跟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从全球视域进一步加深成矿规律的研究与找矿勘查技术创新,为“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二是要紧跟大数据时代,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开展矿业发展规律研究,准确把握矿产勘查矿种、地域、时间、及不同业主的需求,加强选区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与论证,为投资者提供升级服务。
钱江澎建议,创新领域应密切把握地勘发展脉搏,以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点领域为创新方向。根据本单位未来转型发展战略,编制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科研项目选题目标和实施路径。
四川省地矿局华地公司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孙东提出,对于地下水环境的保护,从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撑来看,以前多是在环保部门实施。但地下水从科学上讲,有其本身的专业性、复杂性、隐蔽性,这是水工环技术队伍本身的优势。华地公司作为一家长期从事水工环的专业技术队伍,集中力量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技创新工作,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身优势为基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落实。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文辉建议,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根据当前形势,地质工作向大地质转变,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融合,将改变和重塑地质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则和套路。要实现“互联网+地质”的目标,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提前布局,形成创业激励机制,上下齐心,团结协作。二是要注重协调,地质大数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专业和全局地勘单位的通力合作。三是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互联网+地质”工作本身是一种创新,没有现成的平台可以借鉴,探索性强,需要攻克诸多技术难点。
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岩矿测试中心副主任杨晓军表示,从政策背景上讲,重点实验室是组织高水平研究、聚集和培养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四川省绝大部分高水平科技成果出自四川省100余所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从产业背景上讲,四川是稀有稀土资源大省,稀有(锂辉石)稀土资源是四川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所需原料;从研究基础上讲,近5年,四川省地矿局所属的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在稀有稀土资源勘查评价与综合利用方面,累计承担了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大调查、省地勘基金等类型项目40余个,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初步具备了申报的条件。围绕四川特色优势的稀有稀土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定位,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提出集中优势研究资源申报省重点实验室。目的是为了贯彻打造科技地矿的战略规划,以平台为支撑,增强单位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提升地矿单位的影响力。
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建立完善科技管理制度
李树表示,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建立的“稀有稀土资源勘查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要发挥典型效应,并重点推动“四川地质大数据科创应用中心”“国土资源部四川省国产卫星应用中心”等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积极争取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支持或合作,真正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二是加强局队自筹科研经费使用管理。重点支持包括重大地质问题和需求的预研究,重大地质项目的专题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的专题攻关,青年技术人员科技发明及论文撰写等方面。
钱江澎表示,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成效,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鼓励向国家、省部级等科研单位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积极争取外部科研经费。
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李树表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培养年轻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积聚创新人才,打造领军人才,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一是启动人才建设工程,在初步建成300余人的局专家库和19个科创团队的基础上,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充分发挥特聘专家、院士及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榜样作用。二是重点加强和关注领军人才、骨干人才的培养、成长,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敢于给年轻人成长留足空间、压重担子。三是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定期开展经常性学术研讨会、讲座、培训班。四是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三光荣”和“地矿铁军”精神。
钱江澎表示,应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逐步构建以项目为依托,抽调科技人才组成的科研精英团队,按项目组建项目创新团队或项目研发中心,集中力量搞创新,解决即搞生产又搞创新的矛盾,确保项目的人员投入、进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