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旧版回顾| 电子邮件| 维护邮箱   中国政府网
热词: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要闻播报
“十三五”期间国土资源事业如何创新发展
——姜大明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上讲话摘要
2016-09-06 | 作者: 李平 |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提出‘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定位,进一步把牢了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上说,3年的实践表明,这一定位完全符合中央要求,得到了各方面充分肯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姜大明表示,近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相继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特别是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为全面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凝聚形成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动力指明了方向。

  “实践表明,创新是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姜大明强调,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超前谋划、科学布局、用心指导,加快国土资源战略科技创新步伐。

  姜大明从四方面对国土资源事业创新发展作了阐述——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科技创新始终是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

  国土资源事业是科技和人才密集型事业,地质、海洋、测绘地信、土地等各领域发展,不仅需要基础理论支撑,而且极大地依赖技术方法和仪器装备不断创新。可以说,国土资源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回顾历史,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指导下,广大地质工作者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用科技创新推动了国土资源事业的起步和腾飞。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对地质工作的需求非常迫切。毛主席说:“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1952年,地质部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会议,就是研究地质工作的大转变、大发展问题。当时分管地质工作的陈云同志指出:“大转变、大发展就是根据国家需要整体规划,采用非常规的、创新的办法开展工作,不能像过去那样做多少算多少。”

  在中央的重视支持下,地质工作从人才队伍建设入手,组建院校、培训骨干,队伍规模由初期的几千人迅速发展到“一五”末的20万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以上,知识密集程度仅次于当时的中科院和教育部。同时,组织的一系列找矿会战也取得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其中,找油突破最令国人振奋。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打破国际权威“中国贫油”的论调,提出陆相成油理论,预测了我国石油勘探远景最大的3个区域。后来,大庆、大港、胜利等油田的相继发现,有力证明了这一科学预见。地质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在广东仁化和南雄发现了大型铀矿床,为“两弹一星”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他矿种找矿也实现了大跨越。全国探明储量的矿种,1949年只有2种,1952年增至10种,1957年增加到63种,1966年增加到103种,至今已达162种。此外,地质工作者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在地质灾害防治、干旱地区找水、贫困地区脱贫等民生工程建设中,不畏艰险,奋勇当先,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海洋事业的起步是从国家制定海洋科学远景规划开始的。1964年海洋局成立后着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新建一批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为随后组织的一系列海洋调查和科学考察打下了基础,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战略目标。此后,我国又相继建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北极黄河站和雪龙船等极地调查体系,显著缩短了与先进海洋国家的差距。邓小平同志专门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测绘科学历史悠久。解放初期,为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急需,我国迅速组建了万人测绘队伍,集中开展科技攻关,先后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基本大地控制网,确定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青岛水准原点。为提高测绘精度,又建立了新的大地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最令国人骄傲的是,我国科学工作者自主测定了珠峰高程为8848.13米,改写了英国人对珠峰的测绘记录。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测一大队6位老党员的回信中指出,“40年前,国测一大队的同志同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闯生命禁区,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同志们建立的功勋。”

  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特区发展、国企改革、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调查、评价、规划、监测和整治技术的发展,提升了耕地保护水平,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加速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续写了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国土资源部门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开发“天空地”一体化土地调查监测车载系统,构建在线土地督察系统,实施土地整治示范工程,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和节地技术攻关,增强了土地监测监管能力,促进了土地节约和高效利用。

  国土资源部加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地质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编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质和能源分布资料图集,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的充分肯定。“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成为我国勘查投入最多、力度最大、成果最丰硕的时期。大陆深钻科学探测、青藏高原地质理论联合攻关、“蛟龙号”载人深潜、“海马号”非载人遥控深潜、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等,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科技人员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预警研究,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支撑了地震灾后重建和三峡库区安全运行;强化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研究,有效服务了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和节能减排战略实施;加快现代地下水勘查技术体系建设,开展典型地区地下水循环演化研究,取得重大找水突破,为870万缺水群众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

  国土资源部积极推进深空对地观测体系建设,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C卫星,成为高分一号、二号、三号卫星和资源三号01星、02星等6颗卫星的主要用户,信息数据国产化水平大幅提高,为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奠定了空间信息基础。我们加强国际地学合作,提出和实施了若干国际地学领域重大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和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相继落户我国。

  紧盯世界科技前沿,

  全力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

  实现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新跨越,必须强化战略科技引领作用。与一般科技问题不同,战略科技更加注重长远导向作用、全局带动作用和基础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这一重要论断把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提升到关系国家科技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地质、海洋、测绘地信、土地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是向新时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出的动员令,是我们谋划“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依据。

  姜大明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战略科技问题,紧盯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原创性、颠覆性理论创新,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带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全面跃升,形成有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总体布局。

  据了解,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了以向地球深部进军为统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和土地工程科技“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战略,确立了“三深”战略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土地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的总体目标。姜大明强调,这是规划之“要”,也是“十三五”时期以至更长时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共同推动‘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全面实施。”

  ——关于深地探测战略。开展地球深部探测,既是解决地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需要,更是国家保证能源资源安全、扩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重大需求。地球深部蕴藏了绝大部分的资源和能源,是维系万物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有学者认为,如果我国固体矿产勘查深度达到2000米,探明的资源储量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另外,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不足,与号称的“地上地下两个日本”相比,开发利用水平差距很大。无论是解决我国能源资源需求还是开拓地下发展空间,深地探测都是国土资源战略科技的不二选择。

  姜大明指出,实施深地探测战略,必须突出战略科技定位。要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梳理国内外深地探测研究成果和趋势,明确“跟跑、并跑、领跑”领域的现状和主攻方向。争取到2020年形成至2000米矿产资源开采、3000米矿产资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储备一批5000米以深资源勘查前沿技术,显著提升6500至10000米油气勘查技术能力,争取2030年成为世界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领跑者”。加强先进技术和装备研发,提高深部资源探测能力,有效拓展第二找矿空间和地下发展空间,为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球提供“中国范本”。

  ——关于深海探测战略。海洋特别是深海作为战略空间和战略资源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深海探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海洋探测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在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探试采方面,已与先进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在一些深海领域,我们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及个别欧盟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众所周知,地球上海洋接近90%的面积是水深超过1000米的深海,深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等战略资源。专家们估计,全球未来油气总储量40%将来自深海,未来替代能源“可燃冰”也主要来自深海。姜大明指出,实施深海探测战略,重点是要围绕“进入深海-认知深海-探查深海-开发深海”这一主线,突破制约深海探测能力的核心关键技术,进军深海科学和技术制高点,力争到2020年,攻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商业化试采,研制成功全海深(≤11000米)潜水器、1000~7000米级潜水器通用配套技术和深远海核动力浮动平台技术。

  ——关于深空对地观测战略。深空探测是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主战场,深空对地观测是深空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姜大明要求,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国土资源系统要在深空对地观测方面更加有所作为。

  姜大明表示,实施深空对地观测战略,重点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遥感信息技术日益增强的需求,实施对地观测卫星重大工程,发展深空对地观测技术,加强卫星遥感应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监测监管能力,更好支撑生态国土和智慧国土建设。

  ——关于土地科技创新战略。将土地科技创新与“三深”探测并列作为“十三五”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重点,是综合考虑我国土地科技发展现状、粮食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确定的。

  我国农村改革从土地承包经营发端,城镇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可以说,土地制度创新书写了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史的辉煌篇章。但相对而言,土地科技创新比较薄弱。姜大明强调,实施土地科技创新战略,要以土地工程技术为重点,着力研发耕地质量提升、退化土地治理、荒废土地利用、土地生态修复等技术,强化土地整治的工程化、生态化技术应用;要加强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体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基础理论研究,全面发展土地调查评价、建设工程节地、土地立体开发等技术,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改变目前的跟踪模仿状况,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清除体制机制障碍,

  构建充满活力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

  “国土资源部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末,与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不断提升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不适应。我们必须把推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姜大明说。

  一要形成大协同、大融合的科技创新格局。协同、融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国土资源系统创业创新的传家宝。比如,中国地质科学院就是因协同攻关的需要而成立的。上世纪50年代,地质部先后成立了地质矿产研究所、矿物原料研究所、水文工程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探矿研究所和地质力学研究所。1959年,地质科学研究院(即现在的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立,对上述单位实行统一领导,在协同攻关中形成科技优势。又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油大会战,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形成了号称“三国(地质部、石油部、中科院)四方(普查、物探、勘探、科研)”的协同作战格局,最终取得找油重大突破。再如,大洋极地科考,我们组建海洋调查船队,各学科的科技人员在综合科考船“共同唱戏”,充分发挥了大协作大融合优势。如今,国土资源系统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更加需要大协同、大融合。地质、海洋、测绘、土地4个领域,无论是学科边界还是任务目标,无论是思维方法还是技术手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交叉、相似、通用情况,加强协同融合是优势互补、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快出成果的必由之路。

  二要搭建动态、开放、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层级低是我们的突出短板。目前,全系统有60个部重点实验室、84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49个监督检测中心,还有1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但是缺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量级、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影响了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跨越。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必须构建动态、开放、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体系。所谓动态,就是科研人员随项目流动,实现进出常态化;所谓开放,就是打破系统壁垒、打通国内国外,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可以牵头组织实施,也可由优势单位主持,我们积极参与;所谓多层次,就是打造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以及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体系。

  三要赋予科研院所和科学家更大自主权。从国土资源科研管理实际看,扩大科研院所自主权要抓好3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科研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第二个层面是为科研团队全面松绑,第三个层面是尊重和保障科学家自由探索。

  四要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紧密结合起来。国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建立100周年贺信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以真诚服务青少年为重点,更好发挥地学研究基地、科普殿堂作用”。

  姜大明强调,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厚植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要大力推动地质博物馆、地质资料馆、地质图书馆“三馆”建设,夯实典藏基础,科研科普并重,突出社会效益,为普及地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而不懈努力。

  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培养造就高素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国土资源系统共有专业技术人才23万人,其中地勘行业17万人。但在“十二五”时期,入选国家各种人才计划的仅有10人和1个团队。国土资源部曾经拥有40多名院士,现在仅有15名,其中13名年龄已超过70岁,近10年间只产生了2名院士。

  姜大明说,总体上看,我们这支科技队伍大而不强,还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实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战略科技突破,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培育年轻人才,用好现有人才,集聚创新人才,打造领军人才,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敞开胸怀、放开眼界,不拘一格培养和造就人才。”姜大明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坚持正确的人才导向,把适应国家需要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要把尊重人才与保障人才权益结合起来,改革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探索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度,探索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让他们用自己的创新成果合理合法过上更为体面的生活。

  此外,要建立完善“大项目出大成果、大人才”的机制,组建项目组要引入竞争机制,搞五湖四海,不能“近亲繁殖”。要注重专业匹配、知识结构和年龄梯次,让老中青各类人才都有发挥才智的位置和空间。

  姜大明强调,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现在,有的单位搞“家长制”、“一言堂”,压制学术民主;有的同志在人才选拔、职称评定、项目评审、科技成果评价中有失公允,搞“手心向下”。这些沉疴痼疾制约了国土资源领域人才成长,应当引起深刻反思。我们要倡导学术民主,鼓励百家争鸣,乐见科技人员提出新观点、创立新学说;要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学术争论不能变为成见;要优化学术诚信环境,严厉打击学术腐败行为;鼓励创新就要宽容失败,失误的教训也能成为宝贵财富。

  姜大明要求,要在实践一线造就年轻创新人才。无论地质、海洋、测绘科学,还是土地工程技术,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科学研究的第一现场在崇山峻岭、戈壁沙漠、广阔田野和海洋岛礁,是通过实地观测取得第一手材料的科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经验累加特点。与以逻辑演绎和试验观测为基本研究路径的学科相比,国土资源领域科研人员出标志性成果更为艰难。在国土资源的科技队伍中,年轻人占大多数,但是入选国家“杰青基金”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的比例较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实践积累和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对国土资源领域科技人才成长尤为现实和重要。

  年轻人才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姜大明指出,要把培养和发现年轻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统筹当下人才配置与长远人才培养的关系,敢于给年轻人成长留足空间、压重担子,鼓励他们走出象牙塔、走进大自然,克服“轻野外现场观测、重室内数据模拟”倾向,在实践中砥砺成长;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国土资源领域培养造就一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力强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技能人才,形成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活力迸发、创新成果涌流的生动局面。

【字号: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 加强土地科技创新支撑国家资源安全
· 核辐射探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地调局成都矿产综合所所长胡泽松谈科技布局与创新
· 日照港股份二公司转型发展用好创新利器